close

 

EDVVE79465BRFREF5ECE

 

內容簡介

  「清」是中國最迷人、落差最大、但也最容易被誤解的朝代

  清是一個相當迷人的朝代,但也是從興盛到衰亡,落差最大的朝代。它曾創下中國有史以來少見的百年盛世,其以外來民族之姿,在開國初時所展現氣度與智慧,可與漢、唐相媲美。但它在晚年時卻面臨到中國其他朝代從來沒有遇過的挑戰—遠從歐洲到來的國家侵略,這些國家自工業革命後國力迅速壯大,已非閉關自守的清朝所能應對。清朝雖也在這漸進的衰落過程中不斷掙扎,以試圖擺脫不利的局面,但仍在諸多因素下分崩離析,最後被中華民國取而代之,成為中國史上最後一個帝制朝代。

  對這個離現代最近的皇朝,至今仍流傳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誤解或猜測,如太后下嫁、順治與董鄂妃之間的愛情、慈禧掌政的經過、同治之死、光緒變法的前因後果……等,因此它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朝代。多年來,戲劇、小說、電影等雖為它披上色彩斑斕的外衣,但從另一角度來說,卻也將它用層層面紗裹住,令人看不清其真相,更無法讓後人體會它所能帶給我們的啟示。因此,本書即是參照留下來的真實資料,盡可能還原當初的面貌,力求帶給讀者的是以更全面、更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當時人的所做所為是否缺乏智慧或是實屬無奈。

  《圖解清代》共分九個篇章,為你娓娓道來清代所發生,從政治到經濟、文化、社會等各個層面的變化。要帶給你自十六世紀到二十世紀,橫跨中國將近三百年的清代,目睹中國如何從極致繁華到危機紛陳的過程,迎接了從古代到現代的變化。它歷經了從高高在上的天朝姿態,到意識自己技不如人,轉而調整方向、但最終不得不隨波逐流的艱苦過程。

  歷史不是已死之事,當我們更能明白歷史發展的錯綜複雜與更多面向的分析當時時勢,相信會有助我們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,正如唐太宗所說:「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」,而這正是歷史的意義之所在。

作者簡介

詹施雅 Ruby Jim

 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、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碩士,曾在香港元朗商會學校、天水圍十八鄉公益社中學擔任教師。目前定居台灣。

目錄

導言

第一篇 (1583年~1661年) 從女真到滿清
1583年-1661年大事
◆女真的興起與復活◆明末努爾哈赤統一女真
◆清代之祖◆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
◆明朝衰亡◆晚明的衰敗與殞落
◆清太宗皇太極◆「大清」誕生的推手
◆世祖入關◆入主中原的新主人
◆順治皇帝的一生◆充滿謎樣色彩的皇帝
◆懷柔與高壓◆清初的兩面統馭政策
◆清初的中央政制◆從掣肘皇權到膨脹皇權
◆清代早期軍制◆開創大清版圖的八旗勁旅

第二篇 (1661年~1735年)黃金時代的開始
1661年-1735年大事
◆孝莊文皇后◆清初盛世背後的支柱
◆鰲拜被誅◆少年天子智擒鰲拜
◆康熙的文治政績◆康熙廢除陋制,開創盛世
◆康熙的武功發展◆康熙開疆拓土,雄才大略
◆康熙禁絕天主教◆康熙對天主教從包容到禁止
◆雍正繼位◆飽受誤解的雍正
◆皇帝起居◆以養心殿為中心的皇帝生活
◆雍正的稅制改革◆攤丁入畝與耗羨歸公
◆軍機處的設立◆清代皇權的進一步提升
◆秘密立儲制度的建立◆因繼位紛爭而創的制度

第三篇 :(1735年~1799年) 清朝承先啟後的關鍵—乾隆
1735年-1709年大事
◆乾隆的文治成就◆興利除弊,打造盛世
◆乾隆的武功成就◆十全老人的十全武功
◆清初經濟◆手工業帶動商業發展
◆清代地方制度◆因襲明代而設三級地方行政
◆清初小說◆中國古典小說最後的高峰
◆清初百姓娛樂◆城市繁榮帶動娛樂業興盛
◆清初至乾隆年間的文化發展◆繁華似錦的清初文學
◆清初的學術思想◆從批判轉向考據的學術風潮
◆乾隆晚年政局◆沉緬過往導致國家走向衰落

第四篇:清朝的文化與社會
1650年代-1780年代大事
◆婚姻制度◆以政治為出發的清朝皇室婚姻
◆清朝的女性地位◆受到漢文化影響的兩性觀點
◆日常生活◆清代冰塊用處大
◆清代醫療◆清代醫學中醫兼具
◆清代飲食(一)◆滿漢全席—中國菜餚之精華
◆清代飲食(二)◆盛世下依舊困乏的平民飲食
◆清代服飾◆保留滿人原色的清代服飾
◆清代科舉制度◆因應族情而發展出特色科舉
◆清朝的公文制度◆臣下與皇帝間的對話工具
◆官場的陋規◆無所不在的貪汙
◆清代司法◆比今日更詳盡的司法救濟
◆清朝的民間信仰◆結合反清勢力的祕密宗教

第五篇:(1796年~1850年)清朝中衰
1796年-1850年大事
◆嘉慶即位◆嘉慶與乾隆、和珅之間
◆嘉慶的困境◆排山倒海的亂象考驗新皇帝
◆嘉慶改革◆大動作改革仍功敗垂成
◆道光皇帝◆身體力行的改革者
◆道光禁菸◆林則徐赴虎門銷菸
◆鴉片戰爭◆清朝衰亡警訊的出現
◆改革的先驅◆師夷長技以制夷

第六篇:(1850年~1861年)內憂外患V.S.無能的政權
1850年-1861年大事
◆咸豐皇帝◆身處困境中的皇帝
◆太平天國◆不滿情緒累積成的反清政權
◆太平天國的兩性政策◆中國首度出現男女平等的主張
◆第一次英法聯軍◆為經濟利益向中國蠻橫施壓
◆第二次鴉片戰爭◆中國履戰履敗,國際地位下降
◆俄國侵略◆俄國不費兵卒獲得廣大利益
◆清代中葉的經濟發展◆經濟困局產生新商業組織
◆清中葉的文化發展◆列強侵略下文學具愛國色彩

第七篇:(1861年~1875年)慈禧太后的時代—同治篇
1861年-1875年大事
◆辛酉政變◆慈禧聯合恭親王奪權成功
◆垂簾聽政◆太后權傾天下五十年
◆同治皇帝◆親政即與群臣對峙的皇帝
◆同治中興◆列強環伺下的喘息
◆洋務運動◆三方齊力推行西化的洋務運動
◆總理衙門◆清代最早外交機構的誕生
◆基督教在華發展◆對外戰爭帶動基督教大為盛行
◆傳教衝突◆因誤會與衝突而爆發的教案
◆清末四大奇案◆官吏昏憒枉法下冤案頻生
◆清朝的太監制度◆即使受寵仍無實權的清朝太監

第八篇:(1875年~1908年) 慈禧太后的時代—光緒篇
1875年-1908年大事
◆光緒皇帝◆滿懷壯志卻命運多舛的帝王
◆中法戰爭◆因藩屬國與列強再掀戰火
◆甲午戰爭◆宣告洋務運動失敗的戰爭
◆公車上書◆知識分子對改革的呼聲
◆門戶開放◆中國面臨四分五裂局面
◆戊戌變法◆年輕皇帝領導理想化的變革
◆戊戌政變◆慈禧掀起政變重握政權
◆八國聯軍◆義和團引發八國來攻
◆庚子後新政◆晚清力挽狂瀾下的改革
◆晚清的文化發展◆白話與翻譯文學衝擊晚清文壇
◆立憲派與革命派◆有識之士面對國難的各項回應
◆晚清經濟趨向◆列強嚴重干擾的晚清經濟

第九篇:(1908年~1912年)末代皇朝
1908年-1912年大事
◆清廷末路◆晚清最後三年
◆近代日本與中國的關係◆明治維新後中國向日本學習
◆報業的發展◆文人以報刊宣揚改革理想
◆革命運動的發展◆聚沙成塔,革命最終成功
◆清室退位◆袁世凱說服清帝退位
◆帝制復辟◆清結束以後……

書目 246
索引 250

 

推薦序
從繁榮到崩解: 打開古老帝制時代的大門,一窺繁華起落的堂奧

  從篳路藍縷創造氣度恢宏的帝國,到新時代對古老帝制的衝擊與挑戰

  研讀歷史的效用可以說是鑑戒史學與歷史教訓,本書鉅細靡遺的談到大清帝國如何興亡的過程,正是一面可供檢視前人作為的借鏡。相較於明朝多昏君,清朝皇室素質較高,亦非常勤於政事,在入關之前,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即為入主中原做足一切準備,從散落的女真各部族,到統一為後金國,再到成為中國正統王朝的大清,一步步從篳路藍縷,到後來的氣度恢宏,期間免不了利用晚明衰亡之機趁虛而入,運用種種手段與謀略,以達到自身目的。如使出離間計,借崇禎之手錯殺大將袁崇煥,明思宗的自毀長城讓人不免不勝唏噓,但換個角度思考,卻是為未來的大清帝國鋪陳出一條康莊大道。

  帝制時期,天下沒有不亡之國,從大歷史的角度觀之,朝代的興亡相繼其實只在一瞬之間,而在此期間所發生的多少故事,在在均引發後人英雄崇拜與掩卷嘆息的兩極化心情。清朝在開國百餘年後,面臨排山倒海的西方殖民帝國挾船堅炮利一再挑釁,此時又有太平天國從內部挑戰帝國權威,兩者從內外不同方向侵蝕著清朝這座古老的帝國大廈,即便先後出現洋務運動、戊戌變法,終究只是夕陽餘暉最後一刻的掙扎,禁不起一連串對外戰爭與列強瓜分風潮的多重打擊。此刻思幽古之情之際,不禁想起前一陣子閱讀賈雷德. 戴蒙德(Jared Diamond)《崩潰》(”Collapse: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”),以及彼得.聖吉(Peter Senge)等《必要的革命—個人與組織如何共創永續社會》(”The Necessary Revolution”),兩本書都深度觸及了老組織與新環境所面臨的挑戰與成敗的回應。

  正史可通貫做為借鏡,野史更引人入勝,清盛世繁華至今魅力無窮

  談到大眾史學,不能不提北京師大王子今教授所編之三大本《趣味考據》,書中蒐羅古代食衣住行育樂等社會文化的通識。雖名為考據,其實相當等同於本書所提供正史野史交互辯證的歷史考據,以及趣味盎然的Q&A。如小說戲劇中被賦予反清復明象徵的獨臂神尼,其由來竟是一樁悲劇婚姻下的犧牲品。順治貴妃董鄂氏亦非傳說中的江南名妓董小宛,順治亦並未因其死而出家。清宮戲中向來予人英明睿智印象的大玉兒,其曲折離奇的人生亦非孝莊皇太后的真實寫照。

  金庸小說《鹿鼎記》中與吳三桂之子和親的建寧公主,其實不是康熙的寵妹,而是康熙的姑姑,當然更與虛構人物韋小寶無關。流傳已久的雍正奪嫡竄改詔書,將「傳位十四子」改為「傳位于四子」的疑雲,亦在清朝詔書採滿漢雙文合璧,滿文「十」字難以矯造的歷史證據中不攻自破。雍正雖是一位行事爭議相當大的皇帝,但從另一角度看,卻亦是一位相當勤政的皇帝,經常挑燈夜戰於批閱奏摺上。故宮博物院於2009年10月所舉辦之「雍正大展」,展出《雍正帝朝服像》、《胤禎行樂圖像冊》、《為君難璽》等37件文物,其中《為君難璽》正可視為其勤政過勞為君之苦的寫照。

  乾隆在積累康熙、雍正與明朝的基礎中,逐步開創出頂尖盛世,此時的手工業生產與商業活動大為興盛,尤其在紡織、瓷器方面大放異彩,造成十七世紀歐洲流行「中國熱」的現象。延續至今,故宮博物院、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與義大利精品設計品牌ALESSI三方合作,推出「The Chin Family」清宮系列,活靈活現的吉祥物清先生Mr.Chin與清太太引發商機熱潮。此外,繼圓明園鼠兔獸首在法國拍賣的爭議鬧劇之後,乾隆玉璽「九洲清晏之寶」以七千萬在拍賣會上賣出,在在透露出清朝盛世繁華背後的無窮魅力,並未因時光流逝而有所更移。

  圖解使大眾史學雅俗共賞,猶如清代社會生活百態的百寶箱

  社會生活方面,本書也有如大眾史學百寶箱,具體而微的提供當時的生活百態,如清代的冰箱、滿漢全席菜餚、男女服飾、司法程序等,其中司法程序涉及律例與審訊,讓人聯想到郭建《帝國縮影:中國歷史上的衙門》審案的一幕,既驚悚又生動。此外,對比同治年間四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,同一時期中國竟也首度出現「男女平等」的主張—雖然只是一時的曇花乍現,前者是在專制當權者慈禧太后下令重審才平反官官相護的冤獄,後者則是反叛失敗的太平天國開風氣之先的兩性政策,歷史的劇情何其嘲諷,何其跌宕。

  凡此,本書充分運用圖解的方式,在供應普及知識、趣味故事以及圖文並茂的表現手法上,無疑的已達成了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大眾史學功能,相當程度承載並符合大眾史學或庶民文化的潮流,值得肯定。

 

詳細資料

  • ISBN:9789866434297
  • 叢書系列:
  • 規格:平裝 / 256頁 / 16k菊 / 14.8 x 21 x 1.28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
  • 本書分類:> > >

 

 

人們常說養成壞習慣容易,養成好習慣難。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,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。眼下的「超長假期」,正是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,這遠比多學幾章新知識更重要。 「宅」家的日子裡,適當放鬆可以,但如果任由孩子無節制地玩耍,晚上玩到很晚才睡,白天睡到中午才起,會嚴重損害孩子的精神狀態,消耗意志力,虛度假期時光,養成懶散的惡習。 等到開學,習慣了假期的悠閒,孩子遲遲無法進入學習狀態,上課打瞌睡,寫作業走神,成績不斷下滑…… ... 好習慣要從小養成 有人說,從小養成好習慣,優良素質便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。假期延長,孩子在家,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! 這段時間,先抓習慣,再談成績。下面這12個好習慣,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: 1.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學生要尊重老師,適應老師,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。從小適應老師,長大了適應社會。不會稍有不如意就埋怨環境。 2.預習的習慣 提前預習,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和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。提前預習教材,自主查找資料,研究新知識的要點、重點,發現疑難問題,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,掌握聽課的主動權,使聽課具有針對性。 3.專心上課的習慣 在家上網課,孩子比平時更容易分心。因此,家長要提醒孩子在課堂上集中精神,專心聽教師講課,抓住重點、難點、疑點,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。 4.認真觀察,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,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,因此,觀察被稱為學習的「門戶」和打開智慧的「天窗」。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學會觀察,逐步養成觀察意識,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,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,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。 5.善於提問的習慣 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,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,問同學,問家長。學問、學問,學習就要開口問,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,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,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,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。 6.切磋琢磨的習慣 《學記》上講「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」,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,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,展開討論。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,彌補自己的不足。 7.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,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,或是應付家長。有的孩子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,態度不端正,採取「拖、抄、代.……等等」,會做的馬馬虎虎,不會做的就不動筆,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效果。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,告訴孩子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,總結方法。 8.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。學生要仔細閱讀材料內容,學會抓字眼,抓關鍵詞,正確理解內容,對提示語、公式、法則、定律、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,反覆琢磨,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。 9.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,習題做完之後,要從五個層次反思: 第一,怎樣做出來的?想解題採用的方法; 第二,為什麼這樣做?想解題依據的原理; 第三,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?想解題的思路; 第四,有無其他方法?哪種方法更好?想多種途徑,培養求異思維; 第五,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種習題?想一題多變,促使思維發散。 當然,如果發生錯解,更應進行反思:錯解根源是什麼?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?如何克服常犯錯誤?「吃一塹,長一智」,不斷完善自己。 10.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,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,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。複習是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,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,從而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、條理化、重點化。 每天儘量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都複習一遍,每周再做總結,一章學完後再複習一下。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,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,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,以加深印象。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、孤立的,要想形成知識體系,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。 11.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學生平時要把有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記下,經常看看,也可以用專門的本子記下,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、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,解題的技巧和辦法。 12.客觀評價的習慣 孩子應該從小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,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,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。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、評價他人,才能達到正視自我,不斷反思,追求進步的目的。 ... 好習慣要逐步養成 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像學走路,一步一個腳印走穩走紮實,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加穩健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,習慣不是一朝一日就能養成的,需要多用一些耐心和愛,才能讓幼小的樹苗茁壯成長。 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家長可按下列步驟進行: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,堅定不移。 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,就一天不落地去記; 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,就自動自覺地克服; 制訂了學習計劃,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; 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、全校的位次前移,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。 第二步:控制時空,學會約束 人的行為,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響。因此,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,在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,應從控制孩子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孩子的行為。 在時間上,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,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,不讓一日虛度,不讓一時空耗。 在空間上,在日常學習的空間內少放置與學習無關的事物,比如遊戲機、電腦、手機…… 第三步:偶有偏離,及時調整 學生自制力比較差,在習慣形成過程中,容易出現反覆、拖拉、敷衍、放任等現象,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。這就要求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偏離的情況,要立即作出調整。 比如,發現孩子的字寫得不規整了,發現孩子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,發現孩子躺著看書、看電視了……立即作出調整。 培養習慣,就像走路一樣,發現走的路線不對,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,久而久之,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。 ... 各年級學生 「好習慣」養成指南 對於孩子來說,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。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,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? 中教君總結了一些不同年齡段孩子需要培養的好習慣,供各位家長參考~ 針對小學1-2年級的孩子們 1. 升降國旗脫帽、肅立,行注目禮 升降國旗脫帽、肅立,行注目禮,少先隊員行隊禮,會唱國歌,初步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。 2. 外出、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 外出與回家時主動與家人打招呼;見到師長同學,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主動問好;不說謊。 3. 按時上學 按時上學,積極學習遵守校規、班規和家規;公共場合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,購物、乘車自覺排隊。 4. 養成讀書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,大膽發言,努力按時、按要求完成作業;樂於探索求知,養成讀書習慣。 5. 早睡早起 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習慣,講究衛生,衣著乾淨整潔,學會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。 6. 樂觀向上 讀、寫、坐、立、行姿勢正確;飲食衛生,認真學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;樂觀向上;有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。 7. 用餐不剩飯和菜 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,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;水龍頭隨手關緊,不用燈時隨手熄滅,用餐不剩飯和菜。 8. 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 初步了解社會;學會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;嘗試體驗公益勞動,了解志願者和志願精神的內容。 針對小學3-4年級的孩子們 1. 會唱國歌 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脫帽、肅立,少先隊員行隊禮,會唱國歌,聲音宏亮,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。 2. 說話和氣、耐心傾聽 關心父母健康,聽從父母教導;禮貌回答老師的問題;與同學互相幫助,文明交往;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好;說話和氣、耐心傾聽,衣著得體,舉止文明。 3. 遵守交通規則 學會用班規、校規解決小糾紛;遵守規則,活動有秩序;遵守交通標誌、標線和信號燈。 4. 獨立完成作業 課前做好準備,上課認真聽講,細心觀察,勇於提問,按要求獨立完成作業;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,有一定自主閱讀能力。 5.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按時作息,合理飲食;愛惜、保護環境衛生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。 6. 懂得生命的寶貴 有生活安全常識,積極參加體育鍛鍊,具有初步的安全自護能力,懂得生命的寶貴。 7. 學會垃圾分類 主動學習勞動技能;合理使用零花錢,節約用水、用電,愛惜糧食;保護環境,學會垃圾分類,善待動物、愛護植物。 8. 樂於助人 關心學校、社會,積極承擔班級勞動;了解志願者服務內容,熱情參加社會志願服務,樂於助人,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。 針對小學5-6年級的孩子們 1. 崇敬英雄模範 尊重國旗、國徽、國歌等國家標誌,了解國家安全基礎知識,喜歡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,崇敬英雄模範,學習榜樣。 2. 主動與父母交流 主動與父母交流,禮貌回答問話;理解和正確對待師長的教誨,知錯就改;尊重同學,與同學真誠合作、互助;對待客人友善得體,熱情大方。 3. 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 遵守交通法規,在公共場所不擁擠;參觀、出遊守規則、講秩序,文明觀賽;根據師長要求,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,健康使用網際網路。 4. 樂於科學探索 學習目標明確,態度端正,計劃性強;能夠獨立思考,善於提問;愛好廣泛,樂於科學探索,積極發表見解。 5. 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飲食起居有良好習慣,注重個人和公共衛生;做事有計劃、講效率;具備生活自理能力。 6. 一定的自護、自救能力 合理飲食;養成鍛鍊習慣,培養運動興趣;珍愛生命,遇到困難和挫折積極面對,自信、有毅力;具有一定的自護、自救能力。 7.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,珍惜勞動成果;自覺節約資源,倡導綠色健康生活,熱愛和尊重大自然。 8. 熱心公益 熱心公益,初步具有擔當意識和勞動能力;積極參與孝親、尊師、敬老、愛幼、助殘等志願服務,樂於承擔班級、校園、家庭、社區義務勞動任務,具有社會責任感。 針對初中的孩子們 1. 關心時事政治 了解黨史國情,增強國家安全意識,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傳承中華傳統美德,關心時事政治。 2. 尊重他人隱私 體諒父母辛苦,主動與父母溝通;與人交往熱情大方得體,平等寬容,尊重他人隱私。 3. 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自覺遵守維護社會道德規範、公共秩序和法規;愛護公共設施;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;守時守信;文明上網。 4. 學用結合 學會學習,講究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,不斷提高學習效率;有興趣特長;樂於實踐,嘗試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學習、生活中的問題,做到學用結合。 5. 穿戴得體 合理飲食,科學安排作息,注意勞逸結合;穿戴整潔、得體;保持居住環境整潔;能夠管理好個人生活,掌握基本的勞動、生活技能。 6. 拒絕菸酒,遠離毒品 客觀認識自己,懂得接納、欣賞他人; 形成自主鍛鍊身體的習慣,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;重視安全防範;拒絕菸酒,遠離毒品。 7. 生活不攀比 消費適度,生活不攀比;節約資源,綠色出行;愛護公共財物,維護環境衛生;具有綠色健康、可持續的生活方式。 8. 掌握一定勞動技能 勇於擔當,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勞動習慣;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,學會誠實勞動;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。 ...

 

 

 

 

 

文章來源取自於:

 

 

壹讀 https://read01.com/oAkxOg6.html

博客來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888words/products/0010549426

如有侵權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立刻下架。

DMCA:dmca(at)kubonews.com

聯絡我們:contact(at)kubonews.com


南屯長期頭暈治療中醫龍井胸悶治療中醫潭子長期頭暈中醫推薦
潭子不用安眠藥治療中醫推薦 龍井常常心悸中醫推薦 治療效果不錯的中醫診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rdb1lbhrp 的頭像
    lrdb1lbhrp

    黃致遠的部落格

    lrdb1lbh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